从智能家居小件到大家电,小米的生态链扩张从未停歇,自建厂房都要来了。如今触角伸向了技术壁垒更高的中央空调领域,这个月底,米家首款中央空调多联机即将发布,小试牛刀先做了一款“一拖四”的型号,并宣称性能对标行业头部品牌。
小米并非首次涉足中央空调市场。前脚有推出米家风管机试水。此次发布的“一拖四”产品是单风扇设计,一般中低端一拖四机型才采用单风扇设计,可能小米打算先从下等马开始对标吧。
为证明产品性能,小米在营销中反复强调漠河极寒测试的结果:-35℃下运行平稳。这一数据固然吸睛,但空调低温运行稳定性可通过加装防冻加热器等常规方案实现,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整机性能优势。
中央空调市场长期被格力、大金等品牌垄断,其技术积累与专利壁垒非短期可突破;另一方面,小米的“性价比基因”与高端中央空调市场的高溢价存在天然矛盾。即便吴庆壮透露新品“价值万元”,但相比头部品牌动辄数万元的定价,小米仍选择以价格差切入市场。这种“错位竞争”或许能吸引预算有限的消费者,但若想真正撼动行业格局,仍需看实机表现说话。
不过小米的生态优势也是有优势的。中央空调与米家APP的联动、与智能家居设备的协同,可能成为差异化突破口。例如,通过算法实现与新风系统的智能协作,或是结合家庭用电数据优化能耗管理。此外,小米自建大家电工厂的规划已落地,2025年将实现空调自研自产,这有助于把控品控与成本。若能将互联网品牌的快速迭代能力与传统家电的可靠性结合,小米或能开辟一条新赛道。
中央空调市场的竞争,从来不是一场发布会能定胜负的战争。小米的入局,短期看是填补生态链空白,长期则是对供应链、服务体系与技术研发的全面考验。所谓“对标头部品牌”,既不能仅靠参数对比,也不能止步于营销话术。当消费者为“万元定价”买单时,他们真正期待的,或许是小米能否将手机领域的“颠覆者”角色,复制到一个更重资产、更依赖口碑的领域。答案,或许就在2月底的实机评测与市场反馈中。
注: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