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°的飙速3pro是一双专为体考体测打造的薄底玻纤板跑鞋,一度被誉为场地神鞋,在早期更是被抢到没货需要加价购入。而如今,双十一其竟然出现了251元的神价,叠加购物金更是低至238元。在这样的神价面前,我明知自己不适合薄底跑鞋,但最终没有抵制住诱惑,选择了购入。
有一说一,这个绿洲配色拿在手上看还是蛮帅的,只是没法给它凑个一身(狗头)飙速3pro的配置是全掌peba+分趾玻纤板+前掌RPU后掌橡胶,可以看得出来,361°在这双鞋上是花了心思好好设计的,堆料也是诚意满满。那么这样一双鞋品控如何呢?我这双40.5码重量是172.4g(左右)178.4g(右)这样一双薄底左右也能差出6g,只能说不愧是361°,配置是给你拉满的,品控是保证拉胯的,这就是性价比的代价。
这双飙速3pro的鞋仓空间很大,我穿着跑步袜也能很轻松的把脚放进去,一点束缚感都没有,我很喜欢这种穿着体验。只是有一个问题,这种穿着体验应该出现在慢跑鞋上,而不太应该出现在飙速3pro这种场地竞训鞋上。毕竟穿这鞋还是希望出成绩的,自然是全力以赴,包裹最好还是能够紧一点。
新鞋到手,跑了个3km开开光,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就是3km,这鞋就已经击穿缓震了……虽然我知道这种薄底跑鞋缓震肯定不会好,而且我跑的那个跑道它缓震跟路跑区别不大,但3km都没撑住实在是让我蚌埠住了……当然,你也可以说这其实是我的问题,毕竟我就是个跑渣,加上平时被厚底惯坏了,一上薄底就出状况。虽然这鞋配置挺高的,但是说实话,我是完全没有感觉到回弹和推进……而且我也跑不明白它的逻辑到底是滚动还是蹬伸,感觉都不太行……可能我配速还是太低了,根本没有把这鞋的性能激发出来。
跑完3km我又整了几组跳远,感觉这鞋跳远要比飞飚future1.5强,飞飚f前掌那大碳板在跳远时感觉不好发力,再加上飙速3pro单只比飞飚f轻了约20g。
在整完跑步和跳远往回通勤的时候,我深刻感觉到这鞋的缓震是被我彻底榨干了:我右脚前掌在通勤过程中感觉几乎是怼在路上,每一步都生疼。
综上所述,哪怕飙速3pro配置拉满,价格降到238元,也不是我这种穿惯厚底跑鞋的跑渣该去碰瓷的。